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3年第16期
编号:13160459
表阿霉素免疫纳米微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6月5日 杨峰 黄国祥 袁淑仪 庞泓 王金林 龚时文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2.2 E-ADM-Ab-NPs的体外释药曲线

    在体外条件下,E-ADM-Ab-NPs的释药曲线主要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(图1)。在前24 h内存在药物突释现象,突释药量约占总药量的42.16%,随后药物呈持续缓慢释放,240 h后释放趋于平衡,累积释药量可达93.46%。

    图1 E-ADM-Ab-NPs的体外释药曲线,分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

    2.3 E-ADM-Ab-NPs及E-ADM的时间依赖性杀伤效应

    依据不同时间点E-ADM-Ab-NPs和E-ADM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的IC50值,绘制时间依赖性杀伤效应曲线(图2)。结果表明,E-ADM-Ab-NPs的时间依赖性杀伤效应在1~10 d呈持续增强趋势,而E-ADM的时间依赖性杀伤效应主要体现在1~6 d,之后则处于一平台期。E-ADM-Ab-NPs在1~6 d各时间点的IC50值均稍高于E-ADM,而6 d后的IC50值则低于E-ADM。

    E-ADM-Ab-NPs的杀伤效应在1~10 d持续增强,E-ADM的杀伤效应则主要体现在1~6 d

    图2 E-ADM-Ab-NPs和E-ADM对人肝癌细胞的时间依赖性杀伤效应曲线图

    2.4 E-ADM-Ab-NPs及E-ADM的剂量依赖性杀伤效应

    不同浓度的E-ADM-Ab-NPs和E-ADM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见表1。结果表明,两者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均呈剂量依赖性,即药物浓度越高,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越强。体外试验中E-ADM-Ab-NPs和E-ADM的最大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(97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